小众app意外成为八卦基地
作者|萧雨
豆瓣的房子快要塌完了。
图源:豆瓣
这一次,一共有六个小组被停用,时长从两个月到“不限期”。
有人对此欢欣雀跃,认为“垃圾场早该埋了”,也有人消极表示,网络娱乐空间越来越少了。大规模的停用究竟是好是坏,很难说清。
唯一能感觉到的是,在接过八卦基地接力棒十年之后,豆瓣小组或许很难再重现往日的辉煌。
在多年之前,大众八卦的主要阵地还是猫扑、天涯和贴吧。
就像用户常自嘲的“日活排名300开外”那样,豆瓣一直被认为是小众的,豆瓣的小组功能也更多地被同好者用于兴趣爱好的交流。
直到2010年,两件事让豆瓣小组成为了新兴八卦基地。
一是康熙来了小组成员出走并建立八组。
康熙来了小组是讨论同名综艺的内容和嘉宾生活的小组,在大S宣布和汪小菲结婚之后,小组里对两人的过往情史展开了大量讨论,相关帖子被管理员封锁,组员因此不满出走,建立了一个可以自由八卦的小组——“八卦来了”。
这个小组的初衷,便是打破偶像神话,all I want is gossip(我只要娱乐)。小组的早期帖子更是满屏的“求八XXX”,大有把娱乐圈八卦个遍的架势。
图源:豆瓣
二则是“小月月”事件,网友“蓉荣”在天涯社区发文吐槽极品朋友小月月与男友来上海游玩的雷人事件,有人将原帖搬到豆瓣,还有网友在豆瓣发布“追究帖”,探讨事件真相,热烈的讨论为豆瓣吸引了不少用户。
“八卦来了”小组趁此机会吸纳了不少新成员,开始慢慢发展起来,成为了最具影响力的豆瓣小组之一。
自称“八组鹅”的组员们有人脉,也有敏锐的触觉,繁盛时期贡献了不少精彩的娱乐圈八卦,可以说如今人人交口称赞的八卦,基本出自八组——
自春晚“找力宏”之后,每年固定文艺复兴的宏迪大战;
组员妈妈预言锋菲复合;
图源:豆瓣
Angelababy还没宣布怀孕时,就有八组鹅通过一条只露脸的ins给她验了孕;
图源:豆瓣
小G娜爆料吴亦凡时,八组几乎是通宵吃瓜,八卦狂欢持续了整整三天,一进小组就被“小G娜”刷屏,还贡献了不少梗和表情包;
鉴娱乐圈渣男,吴秀波在三年内“如期”爆出丑闻,
图源:豆瓣
张丹峰和高云翔也在预言下翻车;
图源:豆瓣
今年福原爱离婚大战爆发前,也是八组鹅最先通过微博措辞怀疑了她的婚姻状态。
图源:豆瓣
不少明星恋情也是在豆瓣被网友们发现了蛛丝马迹——
双宋夫妇被拍之前,就有网友觉得他俩之间有微妙的感觉;
图源:豆瓣
图源:豆瓣
网友偶遇乔欣的照片,也被看出来身边的男生是杨洋,乔欣小号还被八组成员扒出充满了小女生恋爱的甜蜜,“拜托体”一时之间流行起来。
图源:网络
从霍建华林心如到鹿晗关晓彤不管多冷门的cp公开恋情,在豆瓣甚至都能找到网友的揣测或者是预言。
每当娱乐圈发生重大事件,豆瓣小组就成了大家吃瓜补课的地方,网友们在这里展开热烈讨论,一次也不曾缺席。甚至还有人将八卦编成试题,每隔一段时间对组员们进行考试。
图源:豆瓣
豆瓣小组就这样成为了网民八卦的主要阵地。
豆瓣买房,养活媒体人
由于豆瓣小组实行准入制,很长一段时间里,许多人都在八组的门口徘徊,能否成功加入八组成为衡量专业吃瓜er的标准。部分投资者还将八组账号视为赚钱手段,加入了八组的豆瓣账号一度在二手交易平台卖出数百元的高价。
图源:闲鱼
但,和当年康熙来了小组大批成员出走相似,很多人开始琢磨着建立自己的小小空间。
越来越多的娱乐小组在豆瓣生长起来。
2017年,因为多次吐槽网红西门大嫂被八组踢出的网友阿粉建立了小象八卦小组(象组),专注于讨论网红的娱乐小组自此诞生。因为组内成员热衷讨论“豆瓣女神”晚晚,还由此发展成了一门“晚学”。一些专门讨论韩娱、日娱的小组也逐渐出现。
2018年,八组出现在网信办“热衷炒作、涉嫌违法违规”的整改名单里,被迫停用3天并改名为“豆瓣鹅组”,危机之下,其他娱乐小组随之纷纷建立,希望能在舆论阵地中分一杯羹。
时年选秀兴起,爱奇艺与腾讯两大选秀体系的爱好者也建立了不少小组,其中两个在节目结束后成功转型为以偶像为主要讨论对象的公共娱乐小组,分别是豆瓣拉踩小组(简称踩组)和豆瓣艾玛花园小组。
逐渐地,豆瓣小组的娱乐生态逐渐步入百花齐放时代。
图源:豆瓣
小组的活跃发言被不少娱乐自媒体照搬,贡献了不少热搜和热门段子。有些营销号依靠豆瓣小组的“料”而活,吸引了微博中的上百万粉丝。还有种说法是百分之八十的娱乐八卦公众号选题都源自豆瓣小组。
图源:网络
图源:网络
综艺人杨迪直接成为了鹅组的编内人员,还帮组员要过蒋欣的辣酱链接;
图源:网络
白敬亭在小号还经常隔空回应豆瓣小组发言,甚至还取回了自己落在店里的眼镜。
图源:网络
创作与娱乐的结合在豆瓣肆意生长,一些小组还专门开始以日报形式制作热点速览,八组日报和踩组日报从美工到文案无不才华洋溢,内涵劲儿让人拍手称赞。
图源:网络
豆瓣也成了lofter之外同人文学的新阵地,不管是连载或单篇的cp文,复盘细节的嗑糖分析还是搞怪为主的捡手机系列,小组成员们都展现了自己丰富的联想与脑洞。
虽然鹅组不再一家独大,但用户的活跃让豆瓣小组在娱乐行业的舆论地位却越来越重要。
此外,豆瓣小组的热度也辐射到了综艺节目里。
2018年《创造101》热播,当时鹅组就有组员提出了“熟龄女星参加101”的创意,不久之后,《乘风破浪的姐姐》成为了芒果TV的爆款综艺。
图源:网络
2020年开播的综艺《新手驾到》方案也与2017年鹅组的创意如出一辙。
图源:豆瓣
B站的短剧《突如其来的假期》部分桥段内容也与鹅组成员的对话相一致。
图源:豆瓣
在小组里,成员们会脑洞大开提供很多创意策划,这些内容未来某天也许都会被真正实现。
图源:网络
可以说,属于普通人自嗨的豆瓣小组,却给予很多媒体人养分。
水军与饭圈,造谣与恶意
豆瓣小组被喜爱着,也被憎恶着。
当舆论声音越来越大,许多人便没法再无动于衷。为了提高作品和艺人的声誉,各方开始在豆瓣小组营造舆论声势,豆瓣小组正在被铺天盖地的水军和粉黑大战淹没。
一个冷门剧集,也可能在小组里炒作十几个帖子,制造“爆红”泡沫,或者打造“小众口碑”的假象。剧播之前,从路透到定档都有人“恰好”关注到,跑来小组发帖告知,播出之后夸演技、夸服化、夸剧情,样样有人吹上天。某些艺人刚有点名气,就在小组完成破圈,某个出演耽美作品的演员,剧才有点水花,关于他的帖子数量就已经占据整个手机屏幕。
图源:网络
艺人的粉丝也会将豆瓣控评作为反黑的重要手段,路人在豆瓣小组自由发言的时期已不复存,如果有人说XXX不好,那他的粉丝便恨不得冲上来将楼主生吞活剥,用不堪入目的私信留言辱骂对方。
明星与资本开始捂嘴,正常讨论也会被本人拿着身份证实名举报删帖,艺人给豆瓣网友发的律师函摞成厚厚一叠。
当然,这并不代表豆瓣小组无辜。
与娱乐圈沾边必然血雨腥风,发帖又相对匿名,豆瓣小组里也往往会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虚假爆料,成为了不少谣言的起源地。粉丝与水军的大批涌入更是让小组的许多讨论内容不再像以前那样纯粹八卦,而是成了恶意中伤和人身攻击。
被搅和得乌烟瘴气的豆瓣小组,也变得不再生机勃勃。
自鹅组第一次被停用后,豆瓣小组陷入了被整改的循环中。
图源:豆瓣
2020年9月,豆瓣网还成了诱导未成年人无底线追星、饭圈互撕而被网信办点名的典型之一。
图源:网络
每次停用,对小组的活跃度都是一次致命打击。
曾经一路涨飞的鹅组房价,如今俨然成为泡沫。
改名、停用、解散......豆瓣小组人人自危,不少娱乐小组为自保,还有意识地减少了娱乐八卦的话题,开始讨论起生活琐事和社会新闻,向“伪生活组”转型。
在年轻人不爱社交的如今,豆瓣小组开了一个缺口,让大家擦出思辨的火花,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依然有许多人盼望着在整改完成后,这片吃瓜自留地还能归还到他们手中。毕竟,大家的生活还是需要八卦谈资,那些五彩斑斓的话题,就是调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