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他便对文艺产生浓厚兴趣。那时的辽宁文艺氛围较好,给了他充足的创作和学习的机会。初中毕业后,他考入了抚顺市幼儿师范学校的中专音乐班,接受了三年的音乐基础训练。1989年,他进入了抚顺话剧团,正式开始了话剧演员的职业生涯。刚开始,他从最不起眼的小角色做起,积累着每一次表演的经验。1992年,年仅21岁的他,凭借自己的努力考入上海戏剧学院的表演本科班,背后依然是大姐的支持,她为他凑齐学费,让他有机会南下深造。
大学四年,尽管生活中经历了行李丢失等波折,但他逐渐适应了新的环境,并参演了话剧《打野鸭》中的齐洛夫一角。1996年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南京军区政治部前线话剧团工作,然而,现实却给了他沉重的一击。在接下来的14年里,他一直在扮演配角、跑龙套,收入微薄,生活艰难。最长的一次空窗期长达10个月,剧本都没有接到。他只能靠自己不断练习台词、揣摩各种方言,默默为未来积累力量。
1999年,命运终于为他打开了一扇门。他接到了人生的第一部电视剧《曹操》,饰演荀彧,正式进入影视圈,尽管当时他还是一个不为人知的配角。2002年,他在《大宅门2》中饰演白占安,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演技。同年,他在《王记大排档》中的表现也获得了好评。2003年,他参演了《历史的天空》,饰演反派角色万古碑,逐渐积累了人气。
随着不断的努力和尝试,他开始获得更多的机会。2004年,他在《男才女貌》中饰演赵磊,2005年参演了《搭错车》中的苏民生。2006年,他在《真情年代》中饰演知识分子李和平。2007年,他在《男人底线》中饰演池晓宁。2008年,他主演的《纸醉金迷》让他获得了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男演员提名,尽管未获奖,但他的曝光率大幅上升。2009年,他参演了《兵临城下》,逐渐打破了自己以往的角色类型,展现了更广阔的戏路。
成名后,于和伟从未忘记家人的支持与帮助。他始终把大姐的恩情铭刻在心,决定用自己的力量回报家人。于是,他为每位哥哥姐姐购买了房子,这一举动得到了妻子宋林静的支持。宋林静是他的大学同学,两人一直低调而稳定地生活着。于和伟常说,如果没有家人的帮助,他根本无法走到今天。
如今,作为一位公认的实力派演员和一级演员,于和伟已经担任了北京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视协演员委员会副会长等重要职务,并且获得了诸多奖项的认可。他的演技得到业内外的广泛赞誉,作品也从未间断。2025年,他仍然活跃在演艺圈,正在电视剧《沉默的荣耀》中挑战历史人物吴石。与此同时,他也开始尝试导演工作,有传闻称他正在筹备自导电影《归途》,讲述留守儿童的故事,展现出他对未来的雄心和多元发展的决心。
尽管成名,生活中的于和伟依然保持着朴实的作风。他没有因为成功而过度炫耀财富,而是始终保持初心,脚踏实地地创作。在娱乐圈,他像一股清流,专注于作品的打磨,而非追逐流量。对于年轻演员来说,他的经历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榜样。他用自己的故事诠释了什么叫做坚持与不放弃,展示了从跑龙套到获得影视奖项的艰辛历程。
于和伟的故事告诉我们,成功并非一蹴而就,只有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从困境中走出来,迎接属于自己的辉煌。他的坚韧与感恩,让他成为了演艺圈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存在。愿我们每个人都能从他的经历中汲取力量,不畏艰难,勇敢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