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大师”沈巍:百万直播收入分别被借走,至今没人还清一笔

整洁的条纹衬衫,浅色牛仔裤,一双塑胶拖鞋。

剪短了头发,剃掉了胡子,脸上干净,没留下一点胡茬。他的脸庞微微圆润,话语间夹杂着上海俚语。

走在街上,你或许很难认出,这就是如今沈巍的样子。

他曾被冠上“流浪大师”的称号,迅速走红。其短暂地拥有过朋友、亲人、名利,之后被卷入一场网络战争,以近乎“殉网”的方式,做了了结。

他形容自己是隐形人,在“大师”和“精神病患者”的身份中游移。

“这三年像是一次人生穿越。”沈巍的语气像在谈论另一个人的人生,“相当于让大家重新看看,如果沈巍的人生是顺着他的设想发展的话,会怎么样?”

如今,沈巍其人。图丨九派新闻 万璇

【1】胡子

7月下旬,浙江湖州,气温近40度。

他总是在谈话中,热情地抛出两三个问题,又兴致寥寥,游离在人群之外。

年轻人的习惯,切掉大头菜的菜根,沈巍会出声阻止,称菜根也能食用。他看见助理大宝把带黄叶的整片菜叶掐掉,会阻拦,“只掐那段黄的就行了。”

沈巍也明显感觉到,自己老了。

他长出许多白发,忧思也变多了。以往,他在KTV旁铺张纸板,也能睡着,如今要到凌晨才能。

懊悔心也愈发强烈。他总是会想起很多往事,好几个晚上,他独自走出房门,漫无目的地走在马路上,任凭内心的失落感恣意生长。

懊悔什么呢?

沈巍追溯到高考失利后,自己没坚持复读,而是听从父亲的命令,去报了自己不喜欢的审计班。他遗憾自己没能获得一张文凭,只有一张高中毕业证。

“我也希望有一份履历,但命运让我变成今天这样。很多人说我是网红,扒开这层套子,我什么也不是。”

沈巍觉得,人生就是在那时出了岔子。

曾经,沈巍其人。图/受访者提供

那撇胡子,是“流浪大师”的标记。有人评价,因为胡子,他与鲁迅有几分相似。

沈巍不喜欢留胡子,他是个贪恋青春的人。“我很反感别人说我的胡子和鲁迅很像,我不想去附庸风雅。”

三年前,他多次进出理发店,提出剃去胡子的要求。结果都被身边的人拦了下来。有一回,沈巍实在忍不住,发了脾气,“我一点也不喜欢,我完全是为了迎合你们。”

“外人都觉得,我的命运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但其实这三年,我毫无改变,改变了什么呢?”

内蒙古是远行的最后一站。剩下的时间里,他宅在家里,用二手网站淘了上千册书,在上海租住的房子里,又起了两墙藏书架。他抱怨,只是眼睛不太灵了。有粉丝给他寄了一袋老花眼镜,他常用其中一副。如今到了湖州,他的眼镜落在上海,阅读便暂时中止。

时隔两年,沈巍决定在短视频平台重新开播。那天,观看直播的人数,达到三千人。

【2】迷惘

临出门前,沈巍把拖鞋换下,穿上新百伦的白色运动鞋。经过一辆面包车时,沈巍突然弯腰,拾起地面上被丢弃的橡皮筋,揣进了口袋。

“四碗大馄饨,一碗鲜肉,三碗荠菜。”下午2点30分左右,店员端来碗碟,碗里盛着十颗饱满的馄饨,碟子里放着两个鸭头和三块熏鱼。

饭毕,沈巍提出要将桌上的骨头打包,大宝和另一位朋友熟练地要回两个塑料袋,塑料袋抵住桌沿,筷子将鱼骨拨弄到一块,“回去喂狗。”

路上,有两个穿着蓝色运动套装的少年经过,沈巍上前,和少年聊了起来,才知道附近中学举办了武术活动。

“我过去不喜欢和人打交道。”他自顾自地讲起过去那些迷惘的经历。

年轻时,沈巍在单位里很受欢迎,他总是有各种各样的见解,“人家也喜欢听我说怪话。”

早年,沈巍其人。图丨受访者提供

他身上有着60年代人的理想主义,做事的准则是遵照内心。他爱捡垃圾,是因为看到被丢弃的东西,仍有它的用处。

他认为,垃圾桶和百货商店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去百货商店买东西,放到家里不用,很正常吧,那为什么我从垃圾桶里看见这个东西有用,收集起来,就成了我脑子有问题。”

沈巍小时候读了一本写鲁迅先生的生活的书,里面提到,鲁迅会将收到的信封拆开,反面对折,用胶水糊住,有字的一面朝里,又成了一个新的信封。

他也这么做。他从办公室里的掷纸篓里,捡出别人丢弃的废纸,用干净的背面写字。在他看来,写过字的东西是要敬畏的。他把旧信封也像鲁迅一样糊住,存放好,等到下次再用。

“这样的思想决定了我后来的人生轨迹。无论是过去那样的坎坷,还是后来你们认为的网络上的我,我是一脉相承的,一直到现在。”

沈巍常常处于审视之中,他回家的时候,家人要检查他的袋子里有没有装垃圾。没多久,沈巍被家人送去精神病院,住了三个月。

医院里的生活,比想象中平静有序。但沈巍的书的命运,却跌宕起伏。在沈巍治疗期间,无人照看阁楼上的书籍。一次雨天,屋顶漏水,一些彩色油墨随水晕开,纸张粘在一起。沈巍出院后,发现许多书都成了“一块饼”,“翻都翻不开了”。

他找妹夫借钱,妹夫起初答应,但回头告诉沈父,大哥要借钱买房。“在他们看来,我这都是精神病的举动。”

最后,他租了一个群租房,住在老式棚户房的六层。他把书一本本插空放好,木板地面上堆满了书。这里,光线昏暗,每次回家,沈巍就沉浸在书籍的世界里。

一直到现在,仍有许多人,叫沈巍去做精神病鉴定。

但他说,“从2009年开始,我已经被诊断不是精神病了。当然这有个理不清的事,你到底是毛病好了,还是本来就没病。”

当时,他的诊断结果:脑子挺清醒的。一名医生跟他说,回去把脸洗干净、头发剪掉,不要和主流过不去。

【3】殉网

“你问他什么,他都会跟你说,你要他开玩笑地撒谎,他会很拧巴,像个涉世未深的孩子。”

谈及留下的原因,大宝说:“我是真的仰慕老师的才华。”

三年前,大宝对沈巍的印象是,不善与人交往,为人比较淡漠。如今,他觉得沈巍变了许多——待人热情,与人能唠上半天,有充沛的精力和好奇心。

2019年3月,沈巍身边围了很多拍客。有路人说要给他拍个视频,他心里不喜,但又觉得自己没有拒绝的身份架子,“我怎么拒绝,我又不是明星。”

流浪时,沈巍不喜欢别人当他是乞讨者。“我情愿去垃圾桶里扒,我也不会向人家要10块钱。”

但当别人向他提出要求时,心中再有芥蒂,也觉得没办法拒绝。“我知道我在你们眼里就是个小丑,你们爱怎么样就怎么样。”

那年,有人劝沈巍,网络有人唱歌五音不全,一年赚了1000多万元。还有人说自己是英国华侨,诉说对沈巍的崇拜,觉得他很有学问,邀请沈巍去英国游学。

“狗屁学问。”沈巍回忆起那时的想法,“要是真崇拜,就崇拜学问本身,崇拜我干嘛?”

沈巍的谨慎,帮他避开了一些麻烦。“后来才知道,这是别人设的套。等你接受了,他又对外宣布,我们是在玩他的。你说我们有天大的冤仇,要特地设套让人出丑?”

还有人伸出橄榄枝,想让沈巍把自己的经历写成一本书。沈巍不以为然:“我在书店看过那些几年无人问津的垃圾书,我干嘛要成为这样一个对象?”

“真正有价值的书我看过,我既没有尼采的才华,也没有拉斐尔的艺术天赋,你要让我上台唱梅兰芳,我根本连身段都不会做。”

面对媒体采访时,沈巍回忆起那时的经历,用了一个词总结——“殉网”。

【4】立新

很少有人知道,沈巍的小名叫“立新”。

他自小叫“立新”,父亲姓“彭”,上户口时,家人觉得名字太板正,就换了名。他因与父亲不和,选择与母亲姓,这才改名“沈巍”。平日里,家人还是习惯唤他“立新”。

一名网暴者,取了和他一样的网名。

大宝对这个网名也十分熟悉,“简直是不把你弄死不罢休的态度”。

对于录音和录屏,沈巍的神经有些敏感。他害怕一些内容被断章取义,私下里的谈话被曝光,无时无刻处于审视之下。

他也有想同人争辩的时候。有一回,沈巍气愤到顶点,在直播间骂了人,结果这些话被录屏下来,在网络上流传,激起一波波的讨论。“网络得罪人的杀伤力,是现实中的三倍。一个人,会带动一群人。”

2020年以来,沈巍一直受到一部分人的网络攻击。他不明白,对方是谁?

“他们是有组织的抱团行为,彼此不认识,也没见过,这是我到现在也找不到原因的事。”

“有些人到了直播间就开骂,好像他们生活中的道德底线,到了这就荡然无存。”

沈巍觉得费解,后续通过别人才明白,那人怨怼他的原因,是觉得沈巍不孝敬父母。

“一直以来,我也真是低调再低调,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沈巍说道。

这场战争以对方的胜利而告终。

如今,他重新开播,在简介上他写道:“正能量平台”。

【5】母亲

沈巍从不在网络上搜索自己的名字。但他认为,自己是这个奇观社会的标本。

他不喜欢人情交往中的实用主义,年轻时深受其害,如今又深陷其中。

“100块养个恩人,1万块养个仇人。”沈巍说道。

另一方面,他通过直播盈利的收入有100来万,父亲去世后留给他的遗产有十来万。

据沈巍透露,他把这些钱,给了向他借钱的网亲,数额多为“1万、2万”,但至今没有人还清一笔借款。加上之前在苏州住酒店的大额开销,沈巍没能剩下什么钱。

如今,沈巍有了一个新念头。他考虑过把母亲接来和自己一起住。

他的弟弟妹妹都成了家,只有他是单身。他想建一个好些的房子,与母亲住在一起。“不是为了迎合外面,只是觉得再硬碰硬,也许未来会是个遗憾。”

对沈巍而言,一些遗憾无法弥补。

他还曾把“78岁”写在墙上,勉励自己,还有20多年的可能性。他想回上海,他希望能多读书,成为一名实践性的学者。

事实上,沈巍又回到了直播的原点。

在最近的一次直播里,沈巍半开玩笑地说,自己接下来准备停播,到大学去进修,先修本科,再读硕士,再进修个博士生。“到那时,我再给你们播,肯定更有效果。”

THE END
0.沙发. 李琦[网络红人] . 李磊 . 李福平 . 李福彬 . 李秀明 . 李立鹏 . 李笑颜 . 李紫子 . 李红波 . 李红琴 . 李翎 . 李胜 . 李自坤 . 李至诚 . 李航 . 李芸珊 . 李茂华 . 李菊蓉 . 李蓉 . 李蓝望 . 李谱龙 . 李远 . 李远锋 . 李铮 jvzquC41yy}/fxzdcp4dqv4qpnoog86263644<4fkuivu|nqp18489=6895
1.69无人区码二码三码七码202511来源:观察者网 据@足球报官方微博 报道,三名原足协中层干部调离足协:郭炳颜调任至中国门球协会;何玺调任至中国铁人三项协会;李立鹏调任至现代五项协会。 公开资料显示,郭炳颜曾担任中国足协国管部副主任、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的领队;何玺曾担任中国足协副秘书长;而李立鹏曾担任中国足协竞赛部副部长。 责任编辑:张迪 相关jvzq<84clsty0ux0eqs/ew4fqfud1A:729>/j}rn
2.立红的骚逼,揭秘网络红人背后故事,引发网友热议,引发社会关注下载立红的骚逼,揭秘网络红人背后故事,引发网友热议,引发社会关注安装你想要的应用 更方便 更快捷 发现更多 32%好评(52人) 20 详细信息 软件大小 61.91MB 最后更新 2025-11-09 17:01:28 最新版本 v9.27.21.31.65 文件格式 apk 应用分类 ios-Android 麻豆传媒之黄色A片 使用语言 中文 需要联网 jvzq<845i0vvvrfp0etde|y0ep5tjxj19388:h=9934ivv
3.网红的未来?616微博红人节最完整实录在这里你会发现新浪微博这样等等其他的,有高强度的社会属性的平台出现,也为这些红人的出现和生长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和土壤。 我们谈到的第二个内容,我想在互联网传播里面,内容的生产、传播和内容的消费,会成为这个行业里面非常重要的因素。网络红人之所以红,跟他所带来的个人IP,以及IP背后带出的内容息息相关,内容的质量会成为这个红人是否能够持 jvzq<84crr4jmjsejco/exr1Aciukxs?ujux(jur?cxuklqg(euovnsvkfC96=5:(euov{tnngx>c{ykenk
4.网红经济能火多久IT7月6日,被称为“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女子”的网络第一红人Papi酱在微博晒出了一组穿硕士服的毕业照,一日之内微博评论数过3万,再度让人们领略到网红的强大人气。 当下,网红层出不穷,已逐渐形成产业链趋势。变现,是网红产业链上最重要的环节,众多网红趁着大火站在了变现的风口之上,一路高歌猛进,“吸金又快又jvzq<84kv0vfqyqg0eun0ls1p3532:;129721l622;33:>93826/j}rn
5.荆州网络红人李耐阅“吸金门”:微商推广的暴利新闻中心荆州网络红人李耐阅“吸金门”:微商推广的暴利 李耐阅,地道的荆州女孩,2011年湖南卫视生活类角色互换节目《变形计》第五季之《美丽加减法》城市主人公。变形7天后,性格一度有了很大的转变,乖巧懂事。 但在“变形”即将满一年的节点,李耐阅却突然发布了一条自残的微博,她上传了一张鲜血淋漓的手臂照片,手臂上满jvzq<84yyy4k|wjyu0ipo7hp1eunpn|u1utvnr142751:6146513:::2899a960ujznn
6.大佬们争做网红的秘密,全藏在这场对话里“必须学习当网红”,今年不少企业家公开表达过类似心声。 企业家IP化,无疑是今年肉眼可见的趋势。 各行各业的企业家纷纷从幕后走到了台前,过去严肃访谈中才能听到的经营理念、企业内涵等等内容,如今通过短视频和直播等方式,在企业家们的侃侃而谈中,实现具象化。 jvzquC41v071lzpc0eun0ls1rkj`69>9549567xjvor
7.老艺术家还是把握住了互联网有意思的是,越来越多老艺术家在网络走红并不依靠某条视频作品、某个经典形象,而只是偶然戳到某种社会情绪。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张晨光。他在短视频摸索了两年多,一直没什么动静。如果按照原来路线继续下去,张晨光获得的曝光量和注意力有限,赚辛苦钱都难,枉谈事业第二春。 jvzquC4158qs0lto1r525=<63485:;:694=/j}rn
8.明星居家:刘畊宏携妻跳操火出圈,李立群聊天粉丝暴涨|界面新闻过往相当长时间里,“周杰伦朋友”是刘畊宏作为艺人最大的成就,其次再是《彩虹天堂》原唱、《爸爸去哪儿》小泡芙的爹、《头文字D》参演者…… 谁曾想,就是这位前中国台湾糊咖,如今借着抖音直播,成了能与李佳琦平起平坐的男人。 两个月前,刘畊宏携妻子开播燃脂健身课,岂料因胸肌过大被抖音平台误判违规,夫妻俩jvzquC41yy}/lrjokct/exr1ctzjeuj195<82>70jv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