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只要打开豆瓣列表,他的每一部纪录片都是高分。全程近3个小时,每一分钟都扣人心弦。
这位奇怪的导演,叫徐童。在他的镜头里,没有流量明星,没有完美偶像,所有的主角都是游民。
所谓游民,就是比草根还边缘化、被社会忽视的底层中的底层。他们居无定所,为生存苦苦挣扎,一边艰难地生活着,一边生猛地存在着。
算命,是对人生无能为力后最后的寄托。
本文由LinkedIn原创,作者五块钱。
一、算命先生掐指一算,其实自己最惨
纪录片的主人公叫厉百程(一听名字就知道他要经受很多磨难),是一位双腿残疾的老人,生活在燕郊的小破房里,平时就靠给人算命养家糊口。
老厉父母早亡,兄弟四人中,他最早残疾,被兄弟欺负,又没分到房子,只能早点出来讨生活。跟着别人学点江湖手段后,他也开始自己营业,顾客主要是妓女、老鸨、煤矿工人等,这些人跟老厉一样,是社会底层。
老厉有多惨呢?平时支个摊遇到检查人员,别人一卷摊子就跑了,他根本跑不了,只能等着被抓被罚。
更有甚者,严打时被扯掉招揽生意的佛像后,残疾的他都无法自己装上去。
老厉在42岁那样,听人说隔壁村有一个45岁的女人名叫石珍珠,聋哑傻残占全了,被兄嫂欺负,吃不饱穿不暖,在羊圈睡了十几年。
想想是跟自己一样的可怜人,老厉就砍了砍价,花130块钱把她领了回来,正式成了他的老伴。
但是老厉放不下。他说:“有这么一个女人,就感觉好像幸福似的。”经济实在窘迫的时候,不舍得给自己买药,也不能让老伴的药断了。
两位残疾的老人,就这么相互依偎,成了家,也成了彼此的依赖。只是这依赖,不能抵御现实的严寒。
他们没有医保,没有退休金,甚至有时候没有一点经济来源,过年回家探亲都没地方落脚,只能和亲戚一起挤在炕上睡,过着有今天没明天的生活。
未来在哪里,理想是什么,对他们来说是遥不可及也不现实的话题,单是生存,就耗费他们全部的力气。
跟那些前来算命的人相比,老厉甚至比他们还要惨。
二、混社会的大姐大,也有不轻易示人的脆弱
纪录片里最先出场的老厉顾客,名叫唐小雁,表面看是一家按摩店的老板,实际上,她是个老鸨。
所求之事略显违和:姻缘。
但是老厉给她算了一卦,得出的结论是:“你是孤单命。”得想法化解才行啊。
为了找到能给自己安全感和拥抱的另一半,她让老厉给自己改了名字,把名字一笔一划写工整,放在菩萨前供奉着。
甚至为了改命,用红线针一下子穿透了自己的肚皮。
不得不说,是个狠人。其实她还有更狠的时候:被人纠缠时,她毫不留情把那人推出门外,还从门后抄起一根棍子,把对方的头打伤了,最后甩给对方200块钱了事。
但是狠人的背后,是心酸。
17岁那年,她就被黑社会强奸了。20多岁时,被通缉犯用刀抵住脖子。被人欺负时,别人让她用剪刀扎大腿,她二话不说就把大腿扎出血,因为不扎就得死。
只有初中文凭的她,在社会上混迹多年,靠的只能是自己。
纪录片里记录了这样一个细节:某一年春节,她认的干女儿给她磕头拜年。
本来翘着二郎腿的她立即放平双腿,贴心地扶起了干女儿。
她问干女儿:“你想要多少压岁钱?”
干女儿:“两三千。”
她打开钱包,熟稔地拿出一沓钱,数了数:“我给你四千,以后我的钱都是你的。”
喝多了的她还教育干女儿:“不要相信男人,男人不可靠。”流露出的真情实感让人动容。
后来,就是这个掏心掏肺对待的干女儿把她“出卖”了,她最终被刑事拘留。
谁不想干净地活着?
谁不想拥有月亮和六便士?
谁不想做个阳光单纯不谙世事的善良女孩?
谁不想走进象牙塔然后遇到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另一半?
唐小雁想,可是她做不到,因为她得先在黑暗中活下去。于是,她用浓妆掩饰憔悴,用脏话遮掩畏惧。
这种环境下的生存,由不得她展示脆弱。
三、逼良为娼不都是下贱,自力更生也非绝对励志
找老厉算命的顾客中,除了唐小雁,还有一个女孩让人印象深刻。
她找老厉就一个问题:我这年底有一个心愿,你看能不能实现?
精明的老厉眯着眼,思考了几秒钟说,可以实现。
女孩笑了。只要监狱里的老公能早点被释放,她就没有遗憾了,一家人,最重要的就是齐齐整整。
女孩说,自己为了筹钱救丈夫出狱,最终做了妓女。
刚入行的她,没什么经验,总是被醉酒客人欺负,受了委屈不敢讲,只能自我安慰:“其实他没错,他给了钱,该提要求。”
这位22岁的年轻妈妈,骗女儿父亲在外地工作,却独自一人承受所有的苦痛和心酸。
年后丈夫出狱,她带着老厉夫妇去天安门转悠。广场中央,人群熙熙攘攘,武警走来走去,她跟其他游客没有区别。
那天虽然没有阳光,但是大家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她下贱么?我不觉得,也没资格站在道德的制高点给她这样低劣的评价。在我看来,她用力生活的勇气和态度,一点都不下贱。
被生活逼良为娼没那么下贱,被强迫自力更生也没有那么励志。
说实话,看完这部纪录片后,我第一次对“自力更生”产生了怀疑。
回家探亲的老厉带着老伴想去残联寻求帮助。当他拄着拐杖艰难爬上3楼的残联办公室时,却被泼了一盆凉水。
老厉说自己无儿无女,希望残联提供点生活支持。
工作人员让老厉找乡里解决,说残联给个两三百不管用。
老厉说,两三百对丧失劳动能力的人是很解渴的。
工作人员说,:“过年发扶贫款是为了让你过一个比较幸福的春节就完了。你不要靠残联,不要靠政府,你还是得靠自身努力。”
对两位年近六十、身体残疾、贫困潦倒的老人说要靠自身努力,会不会太讽刺了点呢?
老厉在寒风中支个摊也挣不了多少钱,还得提防被没收谋生工具,老伴还得挂一个“现代傻活佛”的礼仪带靠博取同情挣点钱。
这样的“自身努力”一点都不励志,因为它体现着,我们在某些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
一个人如果不成功,就是因为不努力么?
如果依靠别人救济,就真的是寄生虫么?
如果做不到自力更生,就活该被人鄙视么?
视频弹幕上,有一个人是这么写的:“上帝从未抽走什么,小人物们也从未奢求什么,他们只要生活,就能幸福。”
每一个用力生活、谋求幸福的人,都值得我们的尊重。
四、写在最后
今天这个话题有点沉重,因为它揭露了我们的伤疤,也让我们产生巨大的无力感和挫败感。这就是我们现在面对的现实,即便用尽全力但是能改变的东西还是寥寥。
某爽一天的208万vs足以让底层人物解渴的两三百,这对比,简直不要太明显。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把2009年的一部纪录片拿出来,跟不上现在与时俱进、日新月异的时代了。
但是请相信我,纪录片的一幕幕,现在甚至在此之后,依旧会在某个角落发生或存在着。
时代的一粒沙,落在底层人物的身上就是一座山。
这部纪录片想向我们传达的,远不止人物故事。它能让我们明白了自己的幸运,让我们更感激自己当下所拥有的一切,同时他们时刻也提醒着我们,这个社会上还有很多活得不那么如意的人,还有那么多底层的游民在用力地生活着。
我们都是社会底层,但我们已足够幸运。
人确实得往高处走,但还是要适当往下和周围看一看。帮助他们,也是在善待自己。
我们都生活在阴沟里,但仍有人仰望星空。
希望我们有条件体面地仰望星空的时候,也不要忘记那些生活在阴沟里的人。
本文由LinkedIn原创,作者五块钱。
©2021领英保留所有权利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