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来,各种媒体发展迅速,说得好听点叫作“雨后春笋”,说得不好听点叫“多如牛毛”。
自从有了自媒体,人们的读书时间越来越少了,纸质书早就被很多人束之高阁了,纸媒杂志也很少有人订阅——连《读者》这样的杂志都开始感到阵阵凉风扑面而来。
更为严重的是,自从出现了短视频,人们又渐渐没有时间看图文内容了,甚至连有意义的长视频(如电影、纪录片)都看不下去了。人们手里捧着手机,扑面而来的是一个又一个短视频,这些短视频依照大数据算法精准推送,看了一个又一个,拂了一身还满,连觉都顾不上睡了。
真是“媒体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几十天”!
今天不谈别的,只谈纪录片。纪录片是一种高品质的文化代表,内容无所不包,有历史的、现实的、自然的、社会的、民族的、世界的等等。创作者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有着很深的文化造诣,他们精心打磨,为我们观察世界打开一扇窗,为我们提升素养提供一条路。
读写菌建议大家,有点闲空就读书,不愿读书就看公众号中的图文内容,不愿看图文内容就看点高雅的长视频,尽量不要去刷短视频——太浪费时间,容易越看越觉得无聊,越觉得无聊却又欲罢不能。
今天,再次为大家推出适合文学青年、语文教师观赏的纪录片,这些好片一集封神,值得N刷。
01
语文学习类
唐诗宋词是中国古典诗歌长廊中两处蔚为壮观的图景,她们是苍茫大地上的长江黄河,滔滔汩汩,滋润着华夏子孙的心田;她们是中国诗坛上的高峰峻岭,辉煌壮丽,吸引着莘莘学子的目光;她他们是悠悠岁月中的钟鼓琴瑟,铿锵幽雅,浸润着后世文人的性情。
中国传统文化“韵”系列纪录片,是三多堂影视公司拍摄,自上映一来就受到文学爱好者的追捧。其中《唐之韵》于2002年首播,《宋之韵》于2014年首播,《元之韵》尚在规划之中。
《唐之韵》《宋之韵》是一部影音版的文化巨著。在制作过程中,摄制组沿着中华千年的文脉之河溯流而上,走遍中国的江河大地,行程几十万公里,寻着千年前诗人的游历足迹,遍访唐宋时期的遗址名胜,在文字词句之中,在平仄抑扬之间,重新将那些在历史画布上出现的诗词小令描摹得五彩缤纷。
《唐之韵》《宋之韵》跨越时空,为我们送来缕缕千古幽香的书卷之气。观赏这部纪录片,可以在美的享受中提高语文素养。让我们且歌且咏,低吟浅唱,使心灵变得丰富厚重、细腻充实,让唐诗宋词走进我们的生活,融入我们的血液,化作我们的风骨,成为我们的灵魂伴侣。
【链接】《唐之韵》《宋之韵》
02
人文历史类
大型历史文化纪录片《中国》由湖南卫视、芒果TV、北京伯璟联合出品,目前在网络、学习强国APP上均能收看。
在纪录片中,敢用“中国”作为题目的,这只有这一部大片了。从筹划到播出,整整打磨了五年之久。
读写菌为大家推出首篇《春秋》的导入段落,用这段精美的文字为纪录片《中国》背书。
《春秋》展示了一场意义非凡的世纪会面、一次飞扬激昂的思想碰撞、一场奔走疾驰的为民呼告。
片中,崇尚礼制的孔子来到东周都城洛阳,向当时掌管国家档案典籍的史官——老子请教,共同探讨“礼”。孔子期待用伦理规范、鲜明礼制拯救社会秩序,而老子主张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两人的观点虽然相去甚远,但是道家与儒家这两大思想体系,以孔子与老子的会面,形成了交流与融合,并流淌在我国古代传统文化血脉中,影响后世千年。
请看片段:
以下为解说词赏析。
那是一个宁静的午后,洛阳城外,阳光透过树梢洒满林间。【景物描写,寥寥数笔,氛围满溢。】远道而来的孔丘和他仰慕已久的李耳,做了最后一次交谈。【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交代清楚。】
年轻的孔丘滔滔不绝,既慷慨,又坦诚,讲述了他对时下风气的焦虑和疑惑,也表达了他对理想社会的强烈渴望。【先写孔子。】
李耳只是听着,不置可否。【再写老子,与孔子表现形成对照,设下悬念,让读者更期待老子下文的表现。】
临别之时,李耳终于打破沉默,说道:“仁人者,送人以言。”【有了上面的铺垫,老子的话更受关注。】
他缓缓地送给孔丘一段话,这段话的意义直到多年以后,孔丘才会真正领悟。【站在时间长河的下游评价上游的景观,这样的评价穿越时空,更有哲理韵味。我们还可以仿照这句继续写下去:“李耳和孔丘当时还不会想到,在之后的两千多年间,这段话与这次会面反复被后人提起,甚至被演绎成各种故事,还被拍进了纪录片。”】二人执礼作别,此刻他们心中都已明白,今生今世,这样的对谈不会再有。
李耳注视着孔丘渐渐远去。有一瞬间,他感觉到那个年轻的客人仿佛走进浩瀚星空。【化实为虚,虚实结合,妙不可言。】
清风徐来,李耳长久伫立在洛阳城外,一动不动。【再加一个细节,更有画面感,千年前的一次会面,被刻画得如在眼前。】
这是发生在两千多年前的一段令人遐想无限的故事,那遥远而又清晰的光芒,一直照耀到今天。【又是穿越时空的评论,这是我们点评古代事例时最巧妙的一种表达技巧。】
读到这里,相信好多读者已经迫不及待想去观赏这部影片了。现在,在芒果TV上,这部纪录片还是收费才能观看的,但在学习强国APP上可以免费收看,在学习强国上收看,既有学习积分,又能增长知识,真可谓两全其美。
【链接】《中国》
【其他推荐】
03
成长感悟类
人文纪录片《人生第一次》聚焦生命中的一个个重要节点,展现普通中国人的顺境和逆境、拼搏与坚持、梦想和期望。
《人生第一次》立体呈现了十二个意义重大的人生“第一次”。
时间上,贯穿了人生的不同阶段,有出生、上学、成家、立业、养老等人生重要节点;
空间上涵盖了多个人生场景,有家庭、医院、学校、军营、养老院等城乡生活场景;
话题上包含了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有二胎政策、进城务工、买房置业、残疾人就业、社会养老、遗体捐赠等;
人物上刻画了当代中国人的时代群像,有新生儿、留守儿童、年轻父母、中老年人等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也有医生、教师、残疾人、房产中介等不同职业的人群。
《人生第一次》如同一幅画卷,汇集了各种各样的喜怒哀愁、悲欢离合,读写菌在观赏时,不止一次流下了泪水,推荐给大家,温暖人心,传递力量。
【链接】
04
美食生活类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对吃有着独到的研究。梁实秋在《雅舍谈吃》中提到:“也许我们中国人特别馋一些,“馋”字从食,声,音“谗”,本意是狡兔,善于奔走,人为了口腹之欲,不惜多方奔走一膏馋吻,所谓“为了一张嘴,跑断两条腿”。”
爱吃的中国人终于有了关于美食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不仅记录美食,而且将美食中所寄托的情感进行放大,使得美食不仅成为物质享受,也成为精神享受。
有人将这种风格的解说词称为“舌尖体”,标准格式为:环境+人物+动作+目的+心情+意义+感慨,然后堆砌一些形容词,听起来很有感染力。
有人还写出了“舌尖上的唐僧”这样优美的文案:
有位网友还煞有介事地用舌尖体回答了学生读《西游记》时的疑惑:
为什么妖怪吃唐僧都用蒸的?
你看,“这是群妖们快意潇洒之余少有的清淡饮食,是对生活和生命的尊重与仪式感”,这句话多么“舌尖”?
【链接】《舌尖上的中国》
05
自然之美类
《七个世界,一个星球》
由BBC联合中央电视台、法国电视台制作的《七个世界,一个星球》,共7集,聚焦地球七大洲的动物栖息地。这里有富饶多姿的南美,炙热难耐的澳大利亚,野性十足的非洲,珍稀动物遍布的亚洲……
《王朝》
腾讯与BBC打造的自然纪录片,生动展现了一个动物世界里的“王朝”!片子总共有五集,每集一个主角,不仅有统治强者黑猩猩、顽强生存的帝企鹅、可爱的狮子家园,还有争夺领地的杂色狼、保护族群的老虎们,这些动物间的纷争,保证让你过足眼瘾。
《美丽中国》
《美丽中国》是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和英国广播公司(BBC)第一次联合摄制的作品,表现中国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人文景观的大型电视纪录片。影片从长江以南的稻米之乡开始,到酷热的西双版纳雨林,极寒的珠穆朗玛峰,中国的标志长城,中华文化发源地黄河流域以及蜿蜒曲折的1.8万公里海岸线等。